小区十字路口有一家体彩店,面积不大,很难见到人潮涌动的情形,但我搬到这里的近20年,整条街的店铺换了一家又一家,只有这里依旧,门脸儿很小,客流不大,招牌没换。
对于彩票我极少关注,一则不相信天上掉馅饼会砸在我的头上,二则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某种学问超出了我的能力。然而这家店长盛不衰,还是引起了我的好奇。
“买彩票就是一种习惯,有时中奖,有时不中,你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吗?我就是在树下挖个大坑,每天不忙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兔子。”一位购彩者给了我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。
自古以来,春种秋收,不违农时。想要吃饭就要种地,想要兔子就要打猎。兔子撞树是个偶然,如果接受这个偶然,认真种地或认真打猎,偶尔看看有没有撞树的兔子,通俗点说,就是要会“搂草打兔子”,没准儿真能收获更多的幸运。这才是农夫生活的本来状态。
回过头来说彩票。买彩票更像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寄托,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“一个小目标”,面对生活的重压,希望通过幸运的机会,获得财务上的自由。梦想总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。买彩票有可能中大奖,于是就成了人们心中“撞树的兔子”。不过,时代在进步,人人都不是那个“农夫”,买张彩票,快乐在手,该干吗干吗,“996”“007”,生活还在继续,努力做好自己,幸运也大多是自己给的。这也许就是新时代购彩人的守“注”待兔吧。
其实,守“注”待兔也是一种智慧。前几天,和朋友吃饭,结账时,老板送了我们每人一张即开型体育彩票,很幸运有一张中了奖。老板说,别小看5元的彩票,有人中过600元奖金,希望大家下次还来,争取中大奖。大家都说老板会经营。显然,老板也深谙守“注”待兔的内涵,再仔细看看手中的彩票,最醒目的就是“公益体彩
乐善人生”“感谢您为公益事业贡献1元钱”。瞬间,我对老板肃然起敬,比起各种满减的消费券,这张彩票更加让人温暖。在“会经营”的背后,老板把体育彩票的精神传给了更多的人,用爱心把个人的小幸运和社会更多人的大幸福紧紧相连。也许这就是体育彩票长盛不衰的“某种学问”吧。